工商時報【記者黃欣/綜合報導】
中國上市企業大玩炒作資金遊戲,左手發債借錢,右手買理財產品,尤有甚者,甚至成為高利貸的放貸機構,從中賺取盈利。
21世紀經濟報導指出,根據統計,今年上半年滬深兩市上半年合計賺得淨利9,969.12億元人民幣(下同),其中近9成公司實現盈利。
但這樣的榮景背後卻暗藏玄機,根據統計,滬深兩市共有107份關於「委託貸款」公告,涉及52家上市公司,累計貸款額度超過160億元,較去年同期增長近38%。公開資料顯示,截至今年9月初,逾70家上市公司發布了投資理財產品公告,合計金額超過200億元。顯示這些上市公司一邊貸款,一邊購買理財產品,大玩數字遊戲,財報獲利並非全然來自公司營運所得。
市場人士表示,不少上市公司發行公司債、短期融資券、中期票據等,所得資金都會放入公司「資金池」統一調配,因此理財產品投資資金無法辨明來源。
一位股份制銀行行長直言,部分上市公司還利用發債融資的資金,放起高利貸,由於這些上市公司根本不具備風控能力,從事委託貸款風險很大,即便投資銀行理財產品亦有虧損可能,企業此舉等於在玩火。
報導統計,今年上半年就有超過50家上市公司購買了理財產品,即便6月中旬中國銀監會發布「理財產品銷售管理辦法」,加強銀行理財產品監管,之後還有20多家上市公司公布投資理財產品的計畫。
部分公司甚至利用密集發行短期融資券、中期票據,在短短幾月間募集到大量資金,發債利率約為4%到5%間。當上市公司從資本市場拿到錢後,就迅速投資利率高達6%到7%的理財產品,資金左手轉右手就可賺進2到3個百分點的利差,不免有倒賣資金之嫌。
但如此利用發債資金購買理財產品的行為,銀行主管認為:「等於是企業利用自身信用套取資金,增加股東了的風險」。
留言列表